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中医肿瘤科 >
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变哑?别慌!做好这 2 个训练,多数人能恢复
来源:上海徐浦中医医院阅读量:

甲状腺癌术后不少患者会出现声音变哑、说话费力的情况,担心 “声音再也恢复不了”。对此,徐浦特聘肿瘤专家张晖指出,术后声音变哑多与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相关,并非永久性问题,通过科学的 “声带放松训练” 与 “发声功能训练”,多数患者在术后 3-6 个月内可逐步恢复,无需过度恐慌。

术后声音变哑,多是 “喉返神经暂时‘受挫’”

张晖专家解释,甲状腺与喉返神经位置邻近,手术操作中可能对喉返神经造成暂时性牵拉、水肿或刺激,导致神经传导功能暂时减弱 —— 喉返神经负责支配声带运动,一旦 “受挫”,声带振动幅度减小、闭合不全,就会出现声音变哑、音调降低、说话易疲劳等症状。

这种损伤多为暂时性,随着术后炎症消退、神经水肿减轻,喉返神经功能会逐步恢复;仅极少数情况因神经严重损伤导致永久性嘶哑,且术前医生会充分评估风险,术中也会采取保护措施,患者无需过度担忧。

 

 

做好这 2 个训练,帮声带 “找回状态”

1. 声带放松训练:减轻声带负担,促进水肿消退

术后 1-2 周(声音嘶哑初期),重点通过放松训练缓解声带紧张、减轻水肿,为后续恢复打基础:

腹式呼吸放松法:坐姿或站姿,双手自然放于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4 秒),感受腹部隆起;再用嘴巴缓慢呼气(6 秒),腹部自然收缩,呼气时发出轻柔的 “嘶 ——” 声,声音尽量平稳、绵长,每天练习 3 次,每次 5 分钟。该训练能减少声带振动频率,缓解声带疲劳,同时通过深呼吸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帮助神经水肿消退。

哼鸣放松法:闭口,用鼻子自然吸气后,轻轻发出 “嗯 ——” 的哼鸣声,音调控制在舒适的中低音区,避免过高或过低,感受声音从胸腔自然发出,而非刻意用嗓子发力,每次练习 3 分钟,每天 2 次。哼鸣时声带振动幅度小,能在放松状态下维持声带活性,避免长期不发声导致声带功能退化。

2. 发声功能训练:逐步恢复声带闭合与发声能力

术后 2-4 周(声音稍有改善后),可加入发声训练,增强声带闭合能力,提升声音清晰度:

音阶滑动训练:从自己能轻松发出的最低音开始,缓慢向上滑动音阶(如 “啊 ——” 从低音到中音),每个音阶保持 2 秒,再缓慢滑回低音,避免突然拔高音调,每天练习 2 次,每次 5 分钟。该训练能逐步锻炼声带振动的灵活性,改善声带闭合不全的问题,让声音逐步恢复饱满。

字词句渐进训练:先从单字(如 “爸、妈、水”)开始,每个字清晰发音,避免含糊;再过渡到双字词(如 “吃饭、喝水”)、短句(如 “今天天气很好”),说话时放慢语速,每句话之间停顿 1-2 秒,避免连续说话导致声带疲劳,每天练习 2 次,每次 10 分钟。训练需循序渐进,根据自身声音状态调整难度,不勉强发声。

训练之外,张晖专家再给 2 点关键提醒

避免 “伤声带” 的行为:术后恢复期间,不高声喊叫、不大声咳嗽,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油烟等刺激性气体,减少声带刺激;说话时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因着急、生气导致声带紧张,加重嘶哑。

定期复查,监测恢复进度:术后 1 个月、3 个月需做喉镜检查,明确声带运动情况;若术后 6 个月声音仍无明显改善,需进一步排查神经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训练方案,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如神经营养药物),确保恢复效果。

术后声音变哑是常见的暂时性并发症,只要科学训练、耐心恢复,多数人能找回清晰声音。“核心是避免焦虑、循序渐进,让声带在保护中逐步恢复功能,切勿因着急而盲目用力发声,反而延长恢复时间。

(文章来源:39健康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
  • 肺癌术后能正常生活吗?做好这 4 件事
  • 从肺炎到肺癌只需3步?反复发烧的“这
  • 总感觉“气不够用”,爬两层楼就喘?别
  • 女性肺癌患者越来越多?除了二手烟,这
  • 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

    11号线三林站6号口出/6号线上南路站2号口出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首页

    咨询

    电话

    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