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肺癌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特聘的肿瘤专家王菊勇教授指出,通过早期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大大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甚至实现治愈。因此,王菊勇教授特别强调了肺癌的“三早”原则:早筛、早诊、早治,旨在提醒公众早早守护自己的肺部健康。
早筛:预防胜于治疗
王菊勇教授指出,肺癌的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对于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肺部异常。此外,血液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虽然其特异性不高,但异常升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早诊:精准诊断,明确病情
一旦筛查中发现异常,应尽快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王菊勇教授强调,精准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除了影像学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组织活检、基因检测等手段,以确定肺癌的类型、分期和基因突变情况。这些信息对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早治:及时治疗,赢得生机
一旦确诊肺癌,应尽早开始治疗。王菊勇教授指出,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早期肺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即使对于中晚期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也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王菊勇教授还特别强调了肺癌患者的心态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积极的心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都可以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他也提醒公众关注肺癌的预防,如戒烟、减少空气污染等,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总之,王菊勇教授的肺癌科普强调了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通过定期的体检、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守护自己的肺部健康,降低肺癌的危害。同时,调整心态、改变生活方式也是肺癌防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共同努力,早早行动起来,守护我们的肺!